寺院法会

法会一览

法会一览

藏历六月的坐夏法会

藏历六月十五日起,菩康寺举行历时50天的坐夏法会。坐夏法会是僧人于夏季50天中安居不出,坐禅静修,称坐夏。坐夏时有堪布传讲《律论》或《三戒论释》寂静的环境里僧众思维佛法的精髓,不驰散而精进修行、增上出世功德。
两千五百年前,佛陀最初成立僧团时,并没有固定的住所。当时的僧眾并未聚集在一起,而是常游化人间,挨家挨户托钵行乞,平时则散处於僻静处,在大树或山野林间静坐修行,夜晚则露宿野外或在树下安眠。但雨季来临时,僧眾无法再以这种方式苦行,便聚集在一处,划定范围(结界),於此三个月中潜心静修,因此称為结夏安居。另外在夏季期间,许多虫蚁会外出爬行觅食,為了避免僧人托钵时无心踩踏,佛陀出於慈悲,遂要求僧人这段期间不要外出,以免伤害无辜生灵。结夏安居期间,许多在家人会大力护持僧团,携带饮食、净水、油灯等物资到僧人聚集处,甚至较富有的家族会提供林园让他们住锡,慢慢成為佛教僧团中每年夏季必行的制度。
藏地行安居的制度是从吐蕃王赤松德赞建立桑耶寺并七觉士出家建立僧团后开始,在各教派,各寺院大小都依照《律论》而行结夏,结夏也是各寺院、僧众的主要清规之一。即安居最后一天,大家仍齐聚一堂还要进行半月说戒,检讨各人在坐夏期间,言行有无违反戒律,也可互相指出对方的错失。若有犯戒者,则要当众忏悔,这一天就称为僧自恣日或佛欢喜日。
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弟子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常随弟子,或因本身还无法独立,必须时常跟随佛陀学习;二是菩萨弟子,自己修学有成,能够住持一方,弘扬佛法,但仍须不断上求佛道,因此需要参加夏安居,随佛陀共住三个月,听闻佛陀说法,与同参道侣互相切磋,交换修行心得。在这段期间,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因此,夏安居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工夫,也是养深积厚,自我沈潜的修行。
随喜坐夏安居有何功德利益?
《讚僧功德经》中曾云:
「殊胜妙宝大德僧,长养眾生功德种,
能与人天胜果者,无过佛法僧宝眾。
善心僧中施掬水,获福多於大海量,
微尘尚可有算期,僧中施宝无有尽。」

寺院法会详情页,菩康寺,

寺院法会详情页-菩康寺

寺院法会详情页,菩康寺